瘧疾,老百姓又稱之為"冷熱病”、"打擺子”,為夏秋之季最常見的傳染病。即使到今天.世界上每年仍有2億~3億人得瘧疾,每年因為得瘧疾而死亡的病人高達3 00萬左右。
健康提醒
由于瘧疾的傳染來源主要是患瘧疾的病人和帶瘧原蟲的人,故要積極治療瘧疾病人和帶瘧原蟲的人。尤其是帶瘧原蟲的人,這種人因為沒有癥狀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往往存普查中才能發現,但是他們傳播瘧疾的能力卻很強。
引起瘧疾的病原體是瘧原蟲,由蚊子傳播。瘧原蟲是一種很小的寄生蟲,主要寄生于人體的肝細胞和紅血球中,以血紅蛋白為營養。當蚊子叮人吸血時,把瘧原蟲帶人人體血液,引起傳播流行。
瘧疾根據發作周期可分為間日瘧、惡性瘧和三問瘧三種。得了瘧疾以后最主要的癥狀是發冷,并且發抖得很厲害。這在醫學上叫做寒戰,大約持續幾分鐘左右就開始發高熱了,溫度可以高達40℃,經過3~4小時以后就出大汗,體溫逐漸下降到正常。除了發冷、發熱以外,病人常常感到無力、疲乏、不想吃東西,頭暈、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時可出現抽風。重癥瘧疾病人,可見昏迷、譫語、脖硬,危及生命?;剂睡懠?,應及時治療,常用藥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殺滅血液中的瘧原蟲,伯喹能殺滅肝臟中的瘧原蟲和血中配子體。服用方法是二藥合用,連服8天。為了防止復發,第二年春天,還須進行休止期治療,以達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