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食譜,養胃湯,沙參養胃湯,香砂養胃湯,葉氏養胃湯,猴頭菇墨魚養胃湯,冬季養胃湯)生活中很多人都愛喝湯,喝對湯不僅能滋養身體還能養胃喲。胃不好的人日常不妨喝些湯養胃,以下為大家介紹了六款養胃湯,想要從飲食下手養胃的朋友們,不妨都來看一看吧。喝湯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助食物消化,也能使腸胃變得更加健康。因此胃口不好時,我們不妨喝點營養美味的湯。那么問題來了,喝什么湯能夠養胃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六款喝了有助養胃的好食譜,供大家參考。
養胃就喝湯,6款養胃食譜推薦
一、木瓜鯇魚尾湯
材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做法: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
功效: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補氣健脾養胃。
二、山藥雞湯
材料:山藥200克,雞1/3只,香菇200克,蜜棗1顆,姜2片,桂圓5顆。
做法:
1、將雞切成塊,鐵棍山藥切成滾刀塊,準備好姜片。
2、鍋中放油,將雞塊和姜片放入,翻炒雞塊,直至雞塊變色,雞肉收緊雞皮微微焦黃,放入慢燉鍋中,再加入適量的開水,加入山藥小火慢燉2個小時。
3、再放入雞肝、雞胗等雞雜,加蓋后繼續慢燉二十分鐘。最后調味開鍋即食。
功效:母雞益氣養血,健脾胃,療虛損,善補五臟。
三、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三顆,雞半只,枸杞、姜、鹽、料酒各適量,火腿幾片。
做法:
1、猴頭菇用溫水泡六個小時,雞放到沸騰的鍋里焯水,加兩片姜,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撈出來沖洗干凈。
2、雞切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姜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里,一次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
3、最后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枸杞,喝前加鹽調味。
功效:猴頭菌又名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臟的功能。適用于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
四、木瓜瘦肉湯
材料:木瓜1個,瘦肉250克,生熟薏米15克,玉竹、淮山各10克。
做法:
1、將木瓜去皮去核洗凈,切件。
2、瘦肉放落滾水中,煮5分鐘,取起過冷水。
3、把適量清水煲滾,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時,湯成用鹽調味即可。
功效:利水祛濕,和中氣,健脾胃,潤腸通便,益皮膚,治濕疹。
五、豬骨山藥湯
材料:豬脊骨、山藥、嫩玉米、桂皮、生姜、香葉、枸杞、精鹽各適量。
做法:
1、豬脊骨洗凈,用刀斬成小塊。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
2、砂鍋里添足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制。
3、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后倒入嫩玉米塊,小火繼續燉制。山藥去皮,切滾刀塊。
4、把山藥塊倒入砂鍋。灑入枸杞。調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
這些養胃湯,效果勝過胃藥五倍!很多人不知道
脾胃承擔著消化吸收的重任,是人生存的根本,而它們又很脆弱,小小的不良習慣也會影響它們的功能。
養胃健脾湯
胃想好,湯譜要記牢
參芪養胃湯
-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食材:黨參/15克、北芪/15克、淮山/15克、白術/15克、猴頭菇/50克、紅棗/5個、母雞/1只,生姜3片
做法
1.黨參、北芪、紅棗、猴頭菇洗凈;
2.母雞洗凈飛水,然后再把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燉盅內;
3.加水適量,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可。
白胡椒豬肚湯
-益氣健脾,暖胃開胃-
食材:豬肚/1個、白胡椒/10克、黃芪/15克、紅棗/5個、枸杞/15個,生姜/3片
做法
1.豬肚洗凈,將黃芪紅棗(去核)枸杞洗凈;
2.裝入豬肚內用棉線縫好,加水適量燉煮2-3小時;
3.解開棉線,放入調料即可食用。
砂仁薏米茯苓排骨湯
-健脾除濕,養胃生津-
食材:砂仁/5克、薏米/20克、茯苓/15克、白術/15克、淮山/15克、白扁豆/20克,排骨/300克
做法
1.將上述材料洗凈,放入燉盅;
2.加水適量,大火煲開;
3.小火再燉1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
沙參玉竹養胃湯
-養胃生津,健脾開胃-
食材:沙參/10克、玉竹/10克、山藥/20克、茯苓/10克、陳皮/5克、無花果/3個、豬橫脷/200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
做 法
1.豬橫脷飛水切塊,瘦肉切塊;
2.然后將材料洗凈加生姜一起;
3.加適量水煲半小時即可調味服用。
石斛排骨湯
-滋陰清熱,健脾養胃-
食材:石斛/20克、山藥/20克、西洋參/10克、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排骨洗凈飛水,將藥材洗凈加生姜一起放入砂鍋中;
2.先用武火煲開;
3.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羊肚菌土雞湯
-補益脾胃,增強免疫-
食材:羊肚菌/40克、紅棗/5個、土雞/1只、生姜3片
做法
1.羊肚菌洗凈,浸發,紅棗(去核);
2.土雞洗凈飛水,連同生姜一起放入砂鍋加水適量;
3.武火煲開后文火再煲2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
節瓜雞腳湯
-清熱消暑,健脾開胃-
食材:眉豆/100克、節瓜/600克、陳皮/1塊、雞腳/10只
做法
1.眉豆浸透,洗凈;節瓜去皮,洗凈,切大塊;陳皮浸透洗凈; 雞腳斬去爪尖,洗凈;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雞爪燙約2分鐘,撈起瀝干水;
3.瓦煲內加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燒至水滾,然后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2.5小時,以精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蓮藕紅豆章魚煲豬腳湯
-養胃生津、滋陰補腎-
食材:蓮藕/800克、紅豆/50克、蓮子/50克、紅棗/5個、章魚干/1只、豬踭/500克、陳皮1/3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洗凈,蓮藕去節、切段;
2.紅豆、蓮子、章魚稍浸泡;紅棗去核;
3.豬踭切塊,與生姜一起下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
蔬果四寶湯
-改善胃寒-
食材:南瓜/200克、胡蘿卜/1根、西紅柿/3個、蘋果/1個,生姜/1塊
做法
1.食材處理好后,熱鍋下油;
2.爆香生姜,放入胡蘿卜、南瓜、西紅柿翻炒片刻,加水;
3.大火燒開轉小火熬煮30分鐘,加鹽調味。
雞片蘑菇湯
-補中益氣,安神健體-
食材:雞脯肉/250克、鮮蘑菇/300克、番茄/100克、雞蛋/1個、酒、姜、蔥段/適量
做法
1.鮮蘑菇切片燒水,番茄切三角塊,雞脯肉洗凈,切片,雞蛋取清,姜切絲;
2.雞脯肉加鹽、味精、蛋清、干淀粉攪勻,放入沸水鍋舀一下,撈起待用;
3.將鍋置于旺火上,油爆姜絲、蔥段,放入蘑菇炒,加入適量清湯,再加鹽、雞精,待湯沸后加雞片、番茄、味精、紹酒、麻油即成。
芋頭羊肉湯
-健脾暖胃,調節中氣-
食材:羊肉/500克、芋頭/150克、蔥/15克、姜/10克、精鹽/8克、紹酒/20克
做法
1.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蔥、姜拍破備用。
2.芋頭洗凈,切成2厘米厚的長塊;芋頭與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蔥、姜、胡椒粉、紹酒,先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3.轉用小火燉至熟爛,撈出羊肉晾涼。
4.羊肉切成片,放入碗內,把原湯中的蔥、姜除去,略加調味,連芋頭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六大錦囊,養好胃
可多吃面食
胃不好的人,平時要可以將部分的米飯,用面條、饅頭等等面食來代替,由于大米含酸較多,面食的更易消化,對胃更好。
常喝營養粥
胃不好的人應該喝粥,但注意粥不宜太稀,否則不僅不養胃,還會傷胃,應在粥內加些有營養的材料,將之煮至軟爛再吃,既營養又暖胃。
多吃養胃食物
比如南瓜,胡蘿卜,山藥,煮花生,大棗,豬肚,櫻桃,蘋果,牛奶,包心菜等等。
飯只吃七分飽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切忌暴飲暴食,可少吃多餐。
少吃刺激性食物
不宜吃過咸,過辣,過油,過酸,過涼的食物,少飲濃茶、咖啡等,避免對胃造成不好的影響。
每天一碗生姜茶
胃寒的人,不妨在每天早上為自己煮一杯生姜水,可以起到有效的散寒效果,治療胃寒。
五種習慣 胃健康
進餐時細嚼慢咽
食物經咀嚼顆粒變得更小,部分淀粉被初步分解,減少了胃的消化負擔,保護了胃的工作機能。
多吃溫潤多汁的食物
食物盡量含有湯汁,采用燉煮蒸的方法烹制。
三餐定時定量
做到不暴飲暴食,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00~8:30,午餐在11:00~13:30,晚餐在18:00~20:00。
多按摩腹部
當經常有胃脹、消化不良等癥狀時,在腹部上下輕輕按摩,癥狀便會隨之減輕。
保持良好心情
不少胃病與情緒和心態密切相關。經常緊張、煩惱或憤怒,身體調節會受影響,繼而影響到胃的分泌、運動、消化等功能。所以放松心情是增加食欲、促進消化吸收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