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搭配:10個經典飲食搭配讓營養健康都翻倍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18-09-21 19:29   1,859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健康飲食搭配)從現代營養科學觀點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僅不會“相克”,而且還會“相生”,起到營養互補、相輔相成的作用。

10個經典飲食搭配讓營養健康都翻倍

干稀相配

冬季進補的理想食物:當歸生姜羊肉湯;利水滲濕佳品:赤小豆燉鯉魚湯;催乳佳品:茭白泥鰍豆腐羹;還有敦煌藝術寶庫中發現的“神仙粥”(由芡實、山藥和大米組成)等均為干稀相配的典型代表。

顏色相配

食物一般分為5種顏色:白、紅、綠、黑和黃色。一日飲食中應兼顧上述5種顏色。

粗細糧相配

日常飲食中增加粗糧有助于預防糖尿病、老年斑、便秘等,而且還有助于減肥。

主副食相配

日常飲食中應將主食和副食統一起來。

營養素相配

容易過量的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容易缺乏者為蛋白質、維生素、部分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素;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有魚蝦類、兔肉、蠶蛹、蓮子等;富含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類和粗糧等。

酸堿相配

食物分為呈酸性和呈堿性食物。主要是根據食物被人體攝入后,最終使人體血液呈酸性還是堿性區分的。近些年來,因肉類食品攝入過多,致使血液酸化,引發富貴病,應引起重視。

生熱相配

吃生吃活現已成為一種時尚。吃生蔬瓜果、鮮蝦、銀魚等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素。吃生吃活必須注意食品衛生。

皮肉相配

連皮帶肉一起吃漸成時尚。如鵪鶉蛋、小蜜橘、大棗、花生米等帶皮一起吃營養價值更高。

性味相配

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根據“辨證施膳”的原則,不同疾病應選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一般原則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五味也應該相配起來,不能光吃甜的而不吃苦的。

膳食的搭配原則以及技巧

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營養膳食被提到了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可是營養究竟是什么?怎么樣才算營養,好多人都很困惑。其實營養不僅僅是實驗室里的化學分析,不僅是書本上的ABCD,營養不僅僅是種種高蛋白食材的堆積。營養是一種和諧,飲食和人之間的和諧。

那么,怎樣算是和諧?那么我們就要從膳食搭配上去找這種和諧。

一、膳食搭配的原則

1、“食不厭雜”。意在食物要多樣。目的是通過食物多樣化的途徑,實現營養全面性的目標?!半s”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種類要多,跨度要大,屬性遠,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種類應在30種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種類要求35種以上)

2、食物的搭配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或彌補某些缺陷或彌補某些損害。

3、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無毒的。

4、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強營養保健作用。

5、將現代營養學理論與中醫養生理論相結合,指導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二、主食搭配的技巧

1、粗細搭配,糧豆混食。如二米面發糕(標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綠豆小米粥、芝麻醬花卷、紅薯粥

2、糧蔬、糧果搭配。最常見的是南瓜飯、胡蘿卜飯,如果再配上些果類,如紅棗、蓮子、栗子或果仁,不僅會增加主食中的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又會使主食別有風味。

3、主食與麥的搭配。燕麥、蕎麥、莜麥等中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鋅等營養素含量均高于小麥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蕎麥、玉米粥;大麥、高梁米粥;蕎麥、標準粉的家常餅等。

4、糧菜搭配。米飯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飯。

5、米面混吃。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較科學的。

6、宴席上的主食搭配

傳統宴席的組成缺陷是主食的比例太小,不能體現主食在膳食中的地位。要改革傳統宴席熱比關系的不合理性。要做到主食的多樣性,花樣多、品種齊,營養互補,美味可口。如可增加以下品種,包子、餃子、餡餅、春餅、春卷等主副食搭配的風味小吃均屬糧菜搭配、主副搭配、菜豆搭配的主食品種。

三、副食搭配的技巧

1、葷素搭配。葷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補,在葷素結構上的互補性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如青菜炒肉絲、鮮筍冬瓜球、土豆燉雞塊等。葷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則,也是搭配的關鍵。

2、蔬菜的搭配。如燒三菇、炒合菜、蘑菇燒腐竹等。

3、質地搭配。主料和配料的質地有軟、脆、韌配韌,如蒜苗炒魷魚;嫩配嫩如菜心炒雞片。

4、色澤搭配。主料與配料的色澤搭配主要有順色搭配和異色搭配兩種。順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異色搭配差異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澤協調會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協調,反而會影響人的胃口。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1930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