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特色小吃-烏拉特羊肉:烏拉特中旗成功申請注冊“烏拉特羊肉”地理標志產地證明商標,商標證號為第7326605號。
簡介
烏拉特羊肉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烏拉特中旗成功申請注冊“烏拉特羊肉”地理標志產地證明商標,商標證號為第7326605號。
為了樹立“烏拉特羊肉”這塊寶貴的金字招牌,提升人們對烏拉特中旗羊肉的認知度和消費欲望,使之形成規?;庋虍a業,近年來,烏拉特中旗成立了養羊協會,從2008年開始進行烏拉特羊肉的品質測定和分析,找出其獨特品質,開始申辦烏拉特羊肉地理標志產地證明商標,日前,該地理標志產地證明商標成功注冊。
烏拉特羊肉地理標志產地證明商標的申辦成功,將烏拉特草原生產的羊肉及畜產品以法律手段得到保護,同時整合現有資源,組織廣大牧民進行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飼養,打造特色品牌,發展特色產業,可有效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蒙古族牧民視五畜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對于好客的巴彥淖爾人來說,招待賓客的宴席中,也一定少不了“河套酒”和手把肉。
在巴彥淖爾市的街頭巷尾,隨處都可以見到烏拉特草原羊肉的銷售點,綠野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臨河直銷店負責人苗翠蓮告訴記者,草原羊肉一直以來就是巴彥淖爾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烏拉特草原羊肉的銷售也越來越火爆了。
烏拉特草原畜種興旺,由于氣溫、草種和羊食草時運動多的緣故,這里所產的山羊肉和綿羊肉不膻不膩,肥瘦適中,肉絲細、熱量大、宜消化、營養價值高,尤其產于狼山北草原的羊肉更是肉中的極品,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被稱為“后山羊肉”。
巴彥淖爾市高級畜牧師王文義:除了喝的水,還有吃的草。半荒漠草原上的羊,能吃上其他地方的羊想也不敢想的美味佳肴。例如,在戈壁荒原上生長的極富營養的野韭、野蔥、野蒿,烏拉特草原上遍地都是;曾是高檔筵席佳品的發菜,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名貴藥材蓯蓉、黃芪等,時不時的成為這些羊的口中美食。
烏拉特草原羊肉之所以營養美味,得益于水草、環境和科學的養殖方法。這里的草原屬高原戈壁半荒漠草原,水草并不肥美。但“一方水土養一方畜”,羊的肥美和放牧地區水質、草質有著極大的關系。放養著500多只羊、50多頭牛的花日在烏拉特草原上屬殷實人家。她說在烏拉特草原上,人畜用水主要是山澗和草原上的涓涓細泉,這種泉水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人喝尚且有益健康,何況羊天天在喝呢。
花日:在草原上,人們將羊肉制做成許多種風味獨特、醇香無比的佳肴。如:烤羊腿、炒羊腰、燒羊尾、蔥爆羊肉、羊背子、手扒肉、炸羊排、羊肉湯、烤羊肉串等等,形成了極具蒙古族特色的全羊宴。由于這里的全羊宴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品嘗,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養羊產業,為牧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結合農牧區的各自優勢,積極推行“北繁南育”工程,建設現代肉羊養殖園區,實現了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目標。截至目前,巴彥淖爾市羊存欄達865萬只,肉羊產業被當地農牧民稱作是“最能賺票子的產業”。 怎樣將烏拉特肉羊產業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當地畜牧部門提出,引導牧民調整養殖結構,加快畜種改良步伐,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推廣科學養殖技術,著力發展現代、高效養殖業。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局畜牧科科長洪建剛:目前,牧區牲畜良種率達到95%左右,綿山羊飼養比例逐步趨于合理,能繁母畜飼養比例提高到60%以上。牧民生產經營觀念逐漸轉變,畜牧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