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藥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藥干燥根莖。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藥最適宜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藥在食品業和加工業上大有發展前途。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的功效
1.滋補健身,延緩衰老
國內外研究證實:山藥能促進大腦分泌脫氫表雄酮。服用脫氫表雄酮,可使睡眠改善,心情愉快,充滿活力,顯得年輕,使人胃口好等,獲得健身強體,延緩衰老的效果。
山藥具有滋補細胞、強化內分泌、補益強壯、增強機體造血功能等作用,可誘生干擾素,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等,對延緩衰老進程有著重要作用。
山藥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養血、補腦、益腎、抗衰老等功能。
2.收澀固腸止瀉
山藥味甘,補而不膩,香而不燥,治療脾虛腹瀉效果好。山藥是緩和滋補強壯藥,健脾益胃寬腸,對胃腸功能減退的久瀉有較好的療效。
山藥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澀。能治療大便溏瀉,是因為其有利小便的功能,小便利,使水分從膀胱排出,減少了腸道內的水分,所以減少了溏瀉的癥狀。
山藥健脾益胃寬腸而能止瀉,因為山藥可平補脾氣,加強了補氣運脾之功,故能止大便。
3.防治動脈硬化的冠心病
山藥是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理想食品之一,其原因如下:
①.山藥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粘液蛋白。這是種多糖蛋白的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避免出現過渡肥胖。
②.山藥含有的淀粉酶,能分解成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和糖類,能減肥輕身。山藥所含的谷甾醇,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治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癥有一定療效。
③.山藥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因為膳食纖維可縮短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有利于膽固醇轉變為膽酸及膽汁酸而排出體外,避免了血膽固醇的含量增高,減少了多余的膽固醇和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的機會。
④.山藥中所含的粘液質、淀粉酶、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20余種營養素,具有對抗動脈硬化、改善心肌供血的功能。
⑤.山藥的重要成分之一——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該成分在循環衰竭的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⑥.山藥有調節內分泌、補氣通脈作用,能改善冠狀動脈及微循環血流,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
4.益智健腦
山藥營養豐富,含有淀粉、蛋白質、粘液質等多種營養素,特別是所含的淀粉酶有水解淀粉為葡萄糖的作用,直接為大腦提供熱能有,對健腦有重要作用。
山藥中含有豐富的膽堿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大腦的記憶力。山藥營養豐富,具有增強神經細胞活性,補心氣、安心神、治健忘、養心益智,增強記憶功能。
5.補虛降血糖,治療糖尿病
山藥是補虛上品,對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療效,其原因如下:
①.山藥性味平和,不寒不燥,可充五臟,為治虛癥要藥。而糖尿病主要是陰虛燥熱所致,陰虛燥熱消渴,可食山藥,有益陰效果,所以山藥可治療糖尿病。
②.山藥中所含的糖蛋白,在體內水解為蛋白質和糖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藥所含的淀粉酶具有幫助食物消化、水解淀粉為葡萄糖的作用。因此,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且胃腸虛弱者也可食用。
③.山藥既能補氣,又能養陰,補而不滯,養而不膩,補脾氣而益胃陰,為平補脾胃要藥,適用于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對輕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6.益氣補氣,止咳定喘
山藥具有補肺益氣、養陰止咳、調肺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肺虛氣陰不足、氣短久咳、虛喘等。山藥具有營養滋補、誘生干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調節內分泌、鎮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
7.減肥美容,護膚養顏
作為高營養食品,山藥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等。其中重要的營養成分薯蕷皂,是合成女性荷爾蒙的先驅物質,有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山藥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增強體質,改善皮膚的滋潤感和色澤。山藥對于MM們而言,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后就會產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會有發胖的后顧之憂。山藥對于MM們而言,更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它含有足夠的纖維,食用后就會產生飽脹感,從而控制進食欲望。其次,山藥本身就是一種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會有發胖的后顧之憂。
當然,山藥的減肥美容護膚養顏不單是對MM們很有用,而且對中老年的男女朋友也都有同樣的作用,中老年人經常食用山藥可以使自己顯得年輕,使皮膚紅潤光澤,煥發青春容顏。對于魚鱗皮膚病患者,長期吃山藥,可以使皮膚變得白皙光滑潤澤。
8.填精固腎,增強性功能
山藥平補肺、脾、腎、三焦氣陰,填精固腎,澀精止遺,使氣血生化有源,是氣陰不足、下焦不足之要藥,對腎虛夢遺、滑精、早泄、陽痿有較好的療效。對于中老年人由于腎虛引起的性功能下降有較好的療效。
9.填精固腎,治療小便頻數
人到老年后,小便頻數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夜尿頻多,這主要是老年人腎氣不固、腎陽衰退的緣故。嚴重的尿頻給老年人造成極大有痛苦,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而經常食用山藥,則能填精固腎,對治療尿頻有顯著的療效。尿頻和尿潴留有很大的關系,老是覺得尿不凈,剛尿了一次接著就又想尿,而山藥不但能填精固腎,而且還有利尿作用,可以有效克服尿潴留癥狀,從而達到治療尿頻的效果。
10.富含有機鍺,治療癌癥
山藥富含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別是富含有機鍺,在鍺元素具有抗癌作用。山藥有溫補而不驟、微香不燥的特點,所以很適合癌癥患者食療。
11.增強人體消化吸收功能,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山藥能健脾益胃,使脾胃健運,增強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增進食欲,增強體質,對食欲不振、小兒厭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療效。
12.軟堅散結,治療赤腫硬結、結核堅硬不潰等癥
山藥搗泥外敷有軟堅散結作用,治療赤腫硬結、結核堅硬不潰等癥。而且對于乳腺炎、乳房腫痛、癤腫、凍瘡等炎性病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13.增強骨質,治療軟骨病
山藥中的粘液多糖物質與無機鹽結合后,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所以對軟骨病有一定的療效。
14.防止結締組織萎縮為,預防膠原病發生
山藥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的結締組織萎縮,可以預防膠原病發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關節腔的潤滑。
15.補中益氣,可使人耳目聰明
山藥烊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常吃山藥可以使人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益壽。
總之,山藥可食可藥,藥用價值很高,除上述15大功效外,還可以防治感冒、眩暈、失眠、潰瘍病、腎炎、小兒疳積、帶下病、陽痿、白濁等,臨床應用可以治療200余種疾病,而且也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非常理想的保健食物。
山藥的作用
1.降血糖作用
2.調節機體對非特異刺激反應性作用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對小鼠小腸運動的影響
昆明種小鼠20只,分2組,禁食24h,實驗組以山藥水煎液10ml(含生藥1g/ml)+0.5g活性炭(市售),對照組以10ml生理鹽水+0.5g活性炭,分別ig。20分鐘后,立即用脊髓脫臼法處死,取出小腸鋪平,測量碳粉從幽門括約肌推向小腸末端的距離(cm),并計算這一距離占小腸全長的百分數。結果表明山藥具有刺激小腸運動、促進腸道內容物排空作用。
5.其他 所含營養成分和粘液質、淀粉酶有關,有滋補作用,能助消化。止瀉。祛痰。
山藥的藥用
1、心腹虛脹,手足厥逆,不思飲食。用薯蕷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關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數多。用薯蕷(礬水煮過)、白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送下。
4、痰風喘急。用生薯蕷(搗爛)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勻,一次飲服。
5、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用薯蕷、白術各一兩,人參七錢半,共研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湯送下。
6、濕熱虛泄。用薯蕷、蒼術等分,加飯做成丸子米湯送服。
7、腫毒初起。用帶泥的薯蕷、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過,研細敷涂即散。
8、手足凍瘡。有薯蕷一截,磨泥敷上。
根莖入藥,滋養強壯,治脾胃虧虛等,也可作副食品和釀酒原料。
山藥的藥用價值
第一點
山藥,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藥材。人工種植的山藥,肉色潔白,味甘粉足,個大質堅,多供食用。
第二點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根,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捎糜谥委熎⑻摼脼a、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遺精、遺尿、帶下等癥。
第三點
山藥作為保健食品,在我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成書于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上品,不過當時的山藥可能是野生的,還未進入人工栽培階段。到了唐代,《四時纂要》引用道士王所著的《山居要術》,對山藥栽培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載。中醫認為,山藥“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許多古典醫籍都對山藥作了很高的評價。間,山藥是人所共知的滋補佳品。它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膽堿、淀粉酶等成分,還含有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第四點
現代科學分析,山藥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積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能防止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等膠原病的發生。許多滋補方劑,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歸脾湯、參苓白術散等中藥都含有山藥。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益壽食品———八珍糕,是由山藥、山楂、麥芽等8味中藥研為細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療老人、小孩的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之癥,效果顯著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山藥的功效
功效: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
1、《滇南本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背,丹流瘰疬。
2、《生草藥性備要》;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
3、《本草備要》:養血止渴,治疥癬。
4、《重慶堂隨筆》: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息肝膽浮越風陽,治痙厥癲癇諸癥。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治外感發熱咳嗽,腸炎,菌痢,麻疹,腮腺炎,敗血癥,瘡癤腫毒,闌尾炎,外傷感染,小兒痱毒。把山藥制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及腸道傳染病。
山藥的作用
1、降血糖作用
2、調節機體對非特異刺激反應性作用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對小鼠小腸運動的影響
昆明種小鼠20只,分2組,禁食24h,實驗組以山藥水煎液10ml(含生藥1g/ml)+0.5g活性炭(市售),對照組以10ml生理鹽水+0.5g活性炭,分別ig。20分鐘后,立即用脊髓脫臼法處死,取出小腸鋪平,測量碳粉從幽門括約肌推向小腸末端的距離(cm),并計算這一距離占小腸全長的百分數。結果表明山藥具有刺激小腸運動、促進腸道內容物排空作用。
5、其他,所含營養成分和粘液質、淀粉酶有關,有滋補作用,能助消化。止瀉。祛痰。
山藥的食用方法:湯羹篇
1、土雞燉山藥(煨湯)
主料:鮮山藥2000克,鮮雞塊1000克。輔料:蔥2根(切段),姜片3片,芝麻油、鹽、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1、將山藥切成段。2、用高壓鍋將雞快稍壓三成熟后倒入山藥段并加入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鐘即可。
2、山藥豆腐羹
特點:味道鮮美,入口潤滑。
備料時間:3分鐘
烹調時間:5分鐘
原料:山藥、盒豆腐、雞蛋液、香菇、香菜。
調料:鮮湯、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水淀粉。
做法:1.山藥去皮切小丁并焯水,盒豆腐切成與山藥等大的丁。2.香菜洗凈切末,香菇洗凈切丁。3.鍋中加鮮湯,調入主料,然后加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4.湯沸騰時用水淀粉勾芡至濃稠狀,淋入蛋液并撒香菜末即可。
3、發菜山藥羹
材料:山藥2斤,發菜半兩,肉絲3兩,紅蘿卜半小條,香菇5小朵,太白粉2湯匙,水8杯。
調味料:鹽1/2茶匙,胡椒粉1茶匙,黑醋1大匙,香油少許。
做法:1.所有材料切絲備用。2.水煮開,放入所有材料煮熟,最后調味并勾芡。
山藥的食用方法:炒篇
1、清炒山藥片
主料:鮮山藥若干。
輔料:蔥2根(切段),蒜苗1根(切碎),姜片、醋、芝麻油、鹽、胡椒粉各少許。
其做法與醋炒藕片樣。
2、山藥炒肉片
主料:鮮山藥200克,里脊肉300克。
輔料:胡蘿卜50克,小黃瓜50克,蔥2根(切段),姜片3片,鹽、酒、胡椒粉各少許。
藥材:黃芪5錢,防風3錢,白術2錢,大棗10顆。
做法:1、將胡蘿卜、小黃瓜用鋸齒刀切段。2、藥材加姜片用4碗水煮成1碗藥汁備用。3、里脊肉切薄片并加入所有調味料拌腌。4、油少許炒香蔥段后,放入肉片拌炒至變色。5、倒入山藥、胡蘿卜及小黃瓜,淋下藥汁后加鹽調味炒約1分鐘即可。
3、山藥五彩蝦仁
材料:山藥1斤,蝦仁半斤,豌豆莢2湯匙,紅蘿卜半條。
調味料:A:鹽1/2茶匙,味精1/4茶匙,酒2茶匙,胡椒粉1/4茶匙,糖、醋少許,太白粉適量,香油少許。
作法:1.山藥、紅蘿卜去皮,浸入鹽水中片刻。瀝乾、切長條波浪塊,入滾水中川燙再泡水備用。2.蝦仁洗凈,以A.料腌20分。3.蝦仁泡油撈起。4.最后把山藥、紅蘿卜、蝦仁起油鍋,爆香同炒片刻,加入太白粉,等湯汁稍乾,放入豌豆莢,再淋上香油即可。
山藥的食用方法:甜篇
1、拔絲山藥
特點:香甜酥脆,每塊山藥間都可以拔出細長晶亮的糖絲。
備料時間:3分鐘
烹調時間:5分鐘
原料:山藥。調料:綿白糖、干淀粉。
做法:1.山藥洗凈去皮切成棱形塊,控水后蘸干淀粉,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2.將鍋洗凈,放少許油,加入綿白糖及少量水用小火炒勻。3.當糖液炒至黃色時倒入剛炸好的山藥塊,翻炒均勻。4.最后盛入抹過涼油的盤中即可。
2、山藥西米露
材料:山藥2斤,奶精適量,糖1斤,西谷米半斤
作法:1.山藥去皮切丁,煮至熟即可再加入糖。2.水滾,入西谷米約煮8~9分鐘,煮熟之后再沖冷水備用。3.將1.和2.混合,再加入奶精即可。4.冰涼后更可口。
3、黃金山藥圓
材料:山藥2斤,絞肉少許,面包粉1包〈小〉
調味料:鹽、糖各少許
做法:1.山藥去皮洗凈,蒸熟搗成泥狀。2.山藥泥加入絞肉及調味料搓成球狀,沾上面包粉炸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