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有云:"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干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起居。”人在生氣、動怒時,呼吸加快,肺泡擴張,耗氧量加大,肝糖原大量損失,血流加快,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周身都會處于正常生理機能的失控狀態,這對身體的影響非常之大,如果本身是痰濕體質的,還會加重體內的痰,尤其是生悶氣,更容易造成體內痰濕淤積。
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是有氣無處發的窩囊氣,這種人外表看起來很有修養,好像從來不發脾氣,其實心理經常處于生氣或著急的狀態,這種人很容易形成"橫逆”的氣滯,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嚴重的會造成胃出血。
既然生氣這么危害人體的健康,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不生氣呢?
事實上,遇事不生氣的人少之又少,做到不生氣需要日常保養,需要修養身心,開闊心胸,或者尋找一種宗教信仰。當面對人生不如意時,能有更寬廣的心胸包容他人的過錯,把生氣的念頭消滅掉,如果生活或工作的環境經常會使自己生氣,那就換一個環境。
不過,這種修煉需要日積月累,還有一個應急的措施就是按摩太沖穴。當你生氣后,立刻按摩腳背上的太沖穴,可以讓上升的肝氣往下疏泄。這時這個穴位會很痛,必須反復按摩,直到這個穴位按起來不再痛為止?;蛘叱砸恍┛梢允栊狗螝獾氖澄?,如陳皮、山藥等,也很有幫助,最簡單的消氣辦法則是用熱水泡腳,水溫控制在40度~42度,泡的時間則因人而異,最好泡到肩、背出汗,有的人需要半小時,血氣低的人有時需要泡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