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家都知道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一般是在12月的22-23日,冬至到,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要到了,那么大家知道冬至是什么意思嗎?冬至的美食又有哪些呢?
一、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顧名思義,就是寒冷的冬天即將到來,冬至這天,太陽會直射到南回歸線,我們所處的北半球這一天是全年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后,太陽直射的位置又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的時間就逐漸的便長了。冬至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二、冬至的美食有哪些
1.番薯湯果
番薯湯果是寧波人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因為番和翻是同音不同字,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如果冬至吃番薯,就可以將過去一年的霉運全部都翻過去。湯果其實和湯團差不多,但個頭會比較小,而且湯果里面是沒有餡的。湯果也被叫做圓子,有團圓,圓滿之意。在寧波舊時也有吃了湯果過一歲的說法。
2.九層糕
九層糕是臺灣地區冬至的時候會吃的食物,也是他們用來祭祖的食品。九層糕就是我們經??匆姷挠门疵追勰蟪删欧N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祿壽的動物,然后再蒸熟,先祭祖,然后一家人分著吃。據說吃了九層糕后,小朋友會變得乖巧聰明,大人會事業有成,老人會健康長壽。
3.擂圓
在浙江臺州的一些地區,冬至會吃擂圓,他們會在這一天要做些當地的特色菜肴和食物,用來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喝酒吃菜。他們會吃擂圓,又叫冬至圓,有圓圓潤潤、團圓的意思。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種冬至會吃到的美食,不同的地區冬至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地區民族文化不同,所以風俗習慣就會有所差異,尤其是南北方的地方差異更為明顯,大家可以多多了解。關于冬至是什么意思,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