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家人常說“發物”,那么發物是指什么呢?原來發物說的是食用后很可能會引起舊病復發,或者食用后不利于患者康復。比如常見的過敏患者不能吃海鮮類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發物是什么,具體有哪些食物屬于發物。
發物,一般指一些可以誘發舊病或者削減藥力的食物,通常在患了炎癥或者一些皮膚性疾病之后,醫生會細心叮囑忌吃哪些食物。像人們熟知的牛羊肉,海鮮,辣椒等都是常見的發物。當然生活中的食物何其多,其中不乏人們缺少了解的一些發物,下面本文將從食物來源方面介紹生活中帶發的食物。
一、哪些食物屬于發物
1、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海鮮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對于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癥,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驢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蛋、鴨蛋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雖不屬發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于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后出現病態反應。
二、危害原因
發物中如雞、蛋類、豬頭肉等對人體而言為異體蛋白,這種異體蛋白就可構成過敏源而導致人體發病。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誘發皮膚病,如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發熱等。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對大米、小麥、玉米等都可產生過敏反應。酒、蔥、蒜等可通過酒精或揮發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F代臨床研究還證實,忌食發物對于外科手術后減少創口感染和促進創口愈合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合理運用食材可以達到養生功效,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狀況,來選擇食用適合自己的食物。但是千萬不能什么好吃就吃什么,通過以上對帶發的食物的介紹,我們一定要注意。否則輕者會引起身體不適,重者還會造成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