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二月下旬就是中國傳統的冬至節,據說這一天白天特別短,黑夜特別長,所以家家戶戶很早就關上門開始吃團圓飯了。那么大家知道冬至都有哪些風俗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關于冬至的風俗小知識。
冬至都有哪些風俗
1.包餃子
在冬至很多地區都有包餃子吃餃子的傳統習俗。據說冬至當天吃了餃子之后,耳朵就不會生凍瘡,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保暖措施都到位了,不可能出現凍瘡,但是這個習俗至今還保留著。所以到了冬至當天,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會一早起床和面,搟餃子皮,剁餃子餡,包餃子,吃餃子。
2.吃餛飩
在南方有冬至吃餛飩夏至吃面條的飲食習俗。所以冬至這天一定要吃餛飩。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在冬至的時候吃的是大餛飩。因為大餛飩就像金元寶一樣圓鼓鼓的,象征著財運,在冬至吃了就能財源滾滾,所以冬至吃餛飩的習俗一種延續至今。
3.打糍粑
在冬至,云貴地區會有打糍粑的習俗。將蒸好的糯米放在專門的石臼當中,然后用石錘不斷的去敲打,直到打得黏黏糊糊的才好,最后將打好的糍粑捏成團,蘸著芝麻吃,或者蘸著黃豆粉吃,口感Q彈軟糯,十分美味。
4.吃湯圓
冬至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啟,所以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因此在這一天也有吃湯圓的飲食習俗。南方的湯圓是用手搓出來的,將搓成團的糯米皮里加入餡料搓實。而北方的湯圓則是滾出來的,將做好的餡料放在糯米粉里不斷的滾動,這樣就做成好吃的湯圓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吃下去,甜甜蜜蜜,象征著幸福團圓。
以上就是冬至風俗的具體介紹。這些風俗和飲食有著非常大的關系,而且中國地大物博,地域不同,風土人情不同,吃的食物和舉辦的民俗活動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可以到處走走看看,多了解各地的民俗風情,這樣才能對冬至的風俗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