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食

 小吃百科   2017-12-22 04:55   2,280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麻食

簡介

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區(尤其在陜西省西安)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 麻食這種面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當時叫禿禿麻失去( 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也叫禿禿麻食(元代《飲膳正要》)。賈平凹先生在《陜西小吃小識錄》稱作“圪咜”(陜北語)。關中人稱作麻食、貓耳朵。以蕎面為料。掐指蛋大面團在凈草帽上搓之為精吃,切厚塊以手揉搓為懶吃。主要分布在陜西、甘肅、山西。

麻食

歷史文化

麻食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愛國將領楊虎城是陜西人,當抗戰勝利的喜訊傳來時,他情不自禁的對夫人說:“快給我買頂草帽,我要吃家鄉飯,再買些酒菜來,好好慶祝下》,”原來他的家鄉在陜西省蒲城縣,那里的家鄉飯就是麻食。草帽作為日常的雨具,在當地作為制作麻食的工具,為的是搓上草帽上的花紋。

做法

1)和面,面要稍微軟一些,并醒二十分鐘;

2)面團搟薄成1cm左右厚的面餅,再切成1cm寬的面條,切好的條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滾成圓柱;

3)圓柱均勻切成小面丁。

4)案板上撒面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輕微摁一下,借著摁勁輕輕搓一下,面就會卷起來,像一個貓耳朵的樣子。表面稍微粗糙的案板易搓成形。

5)把“貓耳朵”煮熟。

6)各種蔬菜,切成開心果大小的樣子,炒熟;

7)西紅柿切小塊,在鍋中炒成醬,加足夠的水,水開后放入青菜和調味料。

8)將煮好的麻食以及黃豆,炒好的配菜倒入湯中,大勺一攪,盛入碗中,滴幾滴辣椒油。

麻食不僅可以煮著吃(俗稱燴麻食),也可以用清湯煮熟后,撈起現炒(俗稱炒麻食)。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2554.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小吃百科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