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家庭居室小氣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那么,居室的小氣候怎樣才能保持涼爽宜人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溫濕度。夏天,居室要經常通風、灑水。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為宜,最高不超過30℃,濕度保持在60%左右。這就要求每天早晚要開窗通風,中午天氣熱可關窗。室內經常灑水,或拖地板.以保持一定濕度,給人以涼爽感。利用電風扇降溫,風速不宜太大,微風好,但人不要對著電扇吹風,以免損害健康。
住單元房的家庭,因廚房和住室相連,做飯時應關住廚房門.打開廚房窗戶,不要讓廢氣流入居室。
室內夜間照明可應用日光燈.不要用白熾燈泡,這樣可減少室內熱量。住室可用6瓦的小熒光燈,外面燈罩可用淡綠色或淺藍色,給人以安靜舒適感。
室內窗戶應懸掛窗簾,這樣可阻擋陽光輻射。窗簾顏色也以淡綠色或淺藍色為宜。這會有清新涼爽的感覺,并能起到鎮靜神經的作用。
注意庭院、陽臺和屋頂綠化。院內種植一些花草樹木,并讓藤蔓類植物覆蓋墻面、陽臺,可有效地減少陽光輻射。有人測定,樹木遮陽的墻面,溫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覆蓋的陽臺要低5℃左右。住樓房的家庭,如能搞好垂直綠化,室內自會涼爽,環境也會幽雅,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