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法 南北各不同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2-09-14 18:09   3,030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北方多吃水果解暑熱南方陳皮薏米除暑濕夏季養生法南北各不同湖北省藥膳食療協會副會長甘愛萍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北方的氣候差異還是很大的。入夏后,北方氣溫逐漸很高,但雨水相對較少;而南方馬上就會進入悶熱

  北方多吃水果解暑熱 南方陳皮薏米除暑濕

  夏季養生法南北各不同

  湖北省藥膳食療協會副會長 甘愛萍

  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北方的氣候差異還是很大的。入夏后,北方氣溫逐漸很高,但雨水相對較少;而南方馬上就會進入悶熱潮濕、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由于氣候不同,夏日暑邪浸入人體,在北方容易造成"暑熱”,而在南方則多是"暑濕”。在飲食養生方面,南北方要各有側重。

  北方"暑熱”,重在養肺潤燥

  如果用飲食來對身體進行調理,南北方都需要去熱消暑,但在細微之處各有不同。在較為干燥的北方地區,中醫認為"暑熱”會傷"津液”,導致人們出現乏力、口干、皮膚干燥等癥狀。

  對付暑熱吃水果對付"暑熱”,北方人要多補充水分,飲食也要以養陰生津為主。可以多食用一些養陰生津、養肺潤燥的水果,如西瓜、梨、提子等。

  菊花煮粥或泡茶北方家庭可以用菊花、綠豆、百合、蘆根來熬粥,能起到清熱養陰的效果。也可用枸杞和白菊花(或金銀花)泡茶。

  南方"暑濕”,注意健脾清熱

  初夏,南方 "暑濕”現象比較嚴重,濕熱天氣容易引發身體功能紊亂,通常會干擾到腸、胃、脾的正常工作。這時候飲食最好以健脾、清熱、去濕為主。多吃陳皮、薏米,或用赤豆、綠豆、黑豆或苡仁三種食物煮后飲用,可健脾去濕。

  解渴莫過豬肉湯不少人認為,越是氣溫高或是梅雨"窩塞”的天氣,越不能吃豬肉等葷菜,其實不然。祖國醫學有句很經典的話,就是"解渴莫過豬肉湯”,這里的豬肉湯就是排骨湯。排骨湯里含有大量電解質、氨基酸,這些成分恰恰是濕邪的梅雨天或者高溫的夏天人體最缺少的東西,所以燉一鍋排骨湯,喝湯吃肉是簡單易行的夏季養生之法。在燉湯的時候,把浮油丟掉,加些冬瓜、葫蘆、海帶等。

  來點姜片消暑濕除了排骨湯,梅雨天多吃些姜也可達到消暑驅濕的功效。把生姜放在菜里一起烹飪,或者切兩片放嘴里嚼嚼,還可以煮生姜水當茶喝。如果梅雨天淋雨受涼,可用生姜50克煎服,以避免濕邪侵身。

  另外,南方人夏季愛喝中草藥泡制的涼茶,脾虛的人應盡量少喝。一些熱帶水果,荔枝、龍眼、芒果、榴蓮等是最典型導致濕熱產生的水果,也不宜多吃。

  夏吃西洋參南北都適宜

  有些食物區別不是很大,南北方都可用來清熱消暑。比如西瓜、冬瓜、苦瓜、蒲公英、綠豆粥等,但綠豆粥熬制的時候最好添加一些粳米,這樣保健效果更佳,且有保護脾胃的作用。

  馬齒莧也有散熱消腫、解毒去濕的作用。將馬齒莧除去根部,洗后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入調味品,做涼菜吃。也可做成餡,烙餅等。

  此外,不論南北方,中醫認為夏季的高溫會耗氣,所以對于氣虛的人,建議吃一點西洋參。而且,夏季也盡量少吃油膩煎炸食品。一些帶殼的堅果,如瓜子、開心果等,也應適量為宜。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30976.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