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并且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吃的干果,營養含量高,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鈣、鐵等多種營養元素,利于人體吸收,并且口感純美,很多人都喜歡拿板栗來做菜。煮板栗是去板栗皮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那么,煮板栗好剝皮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板栗的相關簡介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又名:
栗(通稱),板栗(事類合璧),魁栗(河北等省),毛栗(河南),風栗(廣東),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板栗的分類地位是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山毛櫸目 Fagales,殼斗科
Fagaceae,栗屬
Castanea。栗,在古書中最早見于《詩經》一書,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國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歷史。據科學實驗證實,栗子的營養豐富,果實中含糖和淀粉高達70.1%,蛋白質7%。此外,還含脂肪、鈣、磷、鐵、多種維他命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維他命C、B1和胡蘿卜素的含量較一般干果都高栗子營養豐富,除富含淀粉外,含有單糖與雙糖、胡羅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等營養物質。中醫認為,栗有補腎健脾、強身健體、益胃平肝等功效。被稱為“腎之果”。據《食療本草》載,“研,和蜜涂面,展皺”。瞧,還有美容作用呢!栗子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有抗動脈硬化等病的功效。但多食可滯氣,致胸腹脹滿,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二、煮熟的板栗剝皮容易嗎
一般來說,板栗煮熟后,有比較好去皮的,也有照樣難剝的。例如,若栗子煮熟后,在熱的時候就封口裝袋,封口后容易導致栗子不好剝皮。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超市買帶殼的熟板栗,會覺得一樣很難剝的原因。所以,要等到栗子涼透后才可以密封保存。當然,除了這個原因,正常情況下也經常碰到一些比較難剝的,所以,不妨煮之前先切個小口子。
三、煮板栗好剝皮的方法
1、如果是已經煮熟的栗子,去皮很難的話,可以這樣來剝。用口將栗子比較寬的那一頭咬開一點,然后用手順著往下一點一點的剝就行了,剝下外面的硬皮,再剝里面的薄皮。
2、也可以用扣豎著要栗子較窄的那一端,記著要“豎”著咬,那樣才好剝皮。
3、栗子煮好后,難剝的話,不妨再放熱水里煮一下,然后在它的身上切一個小口,從切口處剝開。經過高溫膨脹后,果仁和皮容易分離,和煮好的雞蛋迅速放在冷水中好剝皮是一個道理。
4、栗子煮熟后,可以將其冷水過幾下讓其冷卻,或者放入冰箱內冷凍兩小時,可快速殼肉分離。這樣栗衣剝起來既快,栗子肉又完整。
四、板栗煮之前怎么做好剝皮
1、如果想保證栗子好剝皮,可事先在煮之前想辦法。比如用刀剁開兩瓣,或者是切開一道口,再放在水里煮。熟了之后就很好剝皮了。
2、又或是用刀從栗子中間切個小口子,然后把切了的栗子放在鹽水中浸泡。這種方法不僅板栗的殼就連里面的皮也會很容易的隨著殼剝開。
3、把生栗子放到通風的位置晾一晾,大約得3天左右的時間,想吃時煮著吃或者做成干果都可享用,這樣栗子皮就很好剝了。不過,要用做成干果做菜時,最好用水先泡一下再去做成菜肴就更好吃啦。
煮板栗好剝皮的方法想必大家通過我在文章當中的介紹已經了解一二了吧,大家可以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方便的并且最容易掌握的方法來剝板栗皮,這樣可以很快地就把板栗皮剝開,同時也減少了一些繁瑣的步驟。建議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多多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