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關于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主要是祭祖和踏春。其實關于清明節的飲食習俗也有很多,而且南北方文化差異吃的食物也有所不同,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南北方清明節吃什么的食物
清明節吃什么的食物
1.青團
江南一帶在清明時節會吃青團。青團是在糯米粉當中加入艾草汁,或者是鼠曲汁制作而成的,青團香氣撲鼻,青草香味非常濃郁,里面還會包裹上芝麻餡,豆沙餡,花生餡,咸蛋黃餡或者菜肉餡等等,甜而不膩,咸鮮美味。
2.樸籽稞
樸籽稞是我國閩南地區會吃的一種食物,它主要用到的是面粉加上樸籽葉。清明時節的樸籽長得非常的茂盛,這時候可以采摘一些榨汁混合在面粉里面,制作成樸籽稞。因此閩南地區很多人會在清明時間,買上一些樸籽稞或者自己做樸籽稞來祭祀祖先。
3.螺螄
清明時節北方地區會有吃螺螄的習俗。清明時節的正是螺螄肥滿的時間,而且這個時候的螺螄它沒有繁殖,所以里面的肉非常的豐滿,因此可以買上一些螺螄回來炒著吃,煮著吃,味道都非常的不錯。
4.撒子
在北方清明節的時候也有傳統吃撒子的習俗。撒子是面食的一種,但是做的非常的細,然后要放入鍋中去炸,炸好的撒子金黃酥脆,特別的好吃,放上幾天也不容易壞。
5.花饃
花饃饃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面食,花饃饃是面團里面加裹上紅棗,核桃等各種餡料,然后把它們做成一個非常大的形狀,一般閨女出嫁的時候,娘家都需要做這樣一個花饃給女方。然后等到清明節的時候,女方要捧著娘家做的花饃去男方,祭奠男方的祖先。
關于清明節吃的食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通過今天的分享,大家應該知道由于南北方文化差異,飲食上的不同,所以吃的食物也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是吃什么,這些食物都是非常具有傳統意義的,而且是十分美味的,所以大家應該將這種美好的飲食習俗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