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特色小吃培訓班   2024-06-28 18:38   403 views 人閱讀  0 條評論
摘要: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五個節氣。關于清明節的習俗以及由來,相信很多人并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一、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其實清明節的來歷是在晉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五個節氣。關于清明節的習俗以及由來,相信很多人并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一、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

  其實清明節的來歷是在晉國,當時晉國有一位太子叫做重耳,因為后母的迫害,他不得不帶著隨從逃出宮外。但是在逃亡的時候,他因為饑餓和勞累昏倒過去。就在這時候,隨從介子推做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讓重耳死里逃生,而這個肉就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后來重耳當了新皇帝,為報答介子推的割肉之恩,就向封他做官,但是介子推并不想做官,于是就帶著母親逃離皇宮。而重耳為了找到他,于是就放火逼他現身。沒想到最后介子推和他的母親都燒死了,也沒有現身。但是在樹洞中留下一封信,希望重耳可以做一個清明的皇帝。后來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推,于是就在寒食節后的一天。定為了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在清明節的時候,民間有祭祀祖先和踏青游玩的風俗習慣,一直延續至今。

  二、清明節吃什么

  1.青團

  清明節的時候習慣會吃青團。青團是用糯米制成的一種食物,制作青團的時候,會在糯米粉里面加入艾草汁,或者鼠曲草汁,或者是大麥汁,這樣做出來的團子就是青綠色,非常的好看,俗稱青團。青團一般是有豆沙餡,芝麻餡,花生餡或者是咸蛋黃餡,南方還有菜肉餡,深受大家的喜歡。

  2.吃餃子或餛飩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在北方會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在南方會吃餛飩。餛飩和餃子都是都是中華的傳統面食,在這么重要的一個節日里面,南北方人也有自己的一個迎接它的方式。

  3.吃糍粑

  糍粑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是將糯米蒸好之后,經過不斷的錘打,變得特別的軟糯香甜,可以煮著吃,炸著吃,或者是蒸著吃,都非常的不錯。所以在云南,四川,貴州等地在清明節的時候,就會吃糍粑,而且要求家人們一起回來打糍粑,感受清明節的一些習俗。

  關于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再過一個月就要到清明節了,清明節是踏青的節日,可以帶著家人,孩子一起外出游玩一下,同時也一定不能忘記去祭拜祖先,將傳統的民俗流傳下去,這樣也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尊重。

本文地址:http://www.yykk8.com/3770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特色小吃培訓班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發表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