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逐漸升高,并且達到一年中的最高峰,而且夏季雨量豐沛,大多數植物都在此季"瘋狂生長”,人體的陽氣在這個時候也較為旺盛,因此夏季養生要注意順應陽氣的生長。
因天氣炎熱,人往往比較煩躁,要避免天氣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把酷暑高溫拒之門外。
在夏天,人容易心火過旺,因此飲食應清淡,盡量少吃油膩食物;在流汗后,不僅要補充水分,還應補充鹽分;夏季易中毒,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并且不要食用變質食物。
夏季天氣炎熱,要注意勞逸結合,應盡量避免在烈日或持續高溫下工作,注意午休,晚睡早起。睡覺時不要貪涼,最好不開電扇,不露天睡眠。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人們可以用多吃防暑食物、保證睡眠等方法來避暑。另外,還要注意預防支氣管哮喘、腹瀉、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運動要避過高溫時間,清晨和黃昏是最好的鍛煉時間。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散步、太極拳是夏季的理想運動。在運動后,不要飲用大量的涼開水,也不要用冷水沖澡。
此外,在夏季要抓住治冬病的好時機。許多冬季常發生的疾病或因體質陽虛而發生的病癥,可通過在夏天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發病幾率。冬病夏治是抓住了夏季陽氣最盛、冬季陰盛陽衰的特點。久咳、哮喘、痹癥、泄瀉等疾病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效果較好,常用的方法有針灸和進補。
夏天的太陽那么大,拿什么來對抗它的炎熱呢?下面將介紹清淡養生法:
1.頭腦宜清凈。盛夏烈日高溫蒸灼,令人感到困倦、煩躁和悶熱不安,使頭腦清靜、神氣平和是養生之首要。古醫經《養生篇》中記載,夏日宜"靜養勿躁”,節嗜欲、定心氣,切忌脾氣火暴、一蹦三跳,情緒激越而傷神害臟腑。
2.飲食宜清淡。炎夏暑熱,少食高脂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飲食清淡可起到清熱、祛暑、斂汗、補液等作用,還有助于增進食欲。新鮮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西瓜之類清淡宜人,既能保證營養,又可預防中暑;菊花清茶、酸梅湯和綠豆汁、蓮子粥、荷葉粥、皮蛋粥等亦可清暑熱,生津開胃。
3.游樂宜清幽。炎夏不宜遠途跋涉,最好是就近尋幽。清晨,曙光初露,涼風習習,到溪流、園林散步,做氣功、保健操等,可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清爽;傍晚,散步徜徉在江濱湖畔,亦會令人心靜如水,煩悶、暑熱頓消。晚上,在人少、清涼之室,聽聽音樂,看看電視,或邀三朋四友,品茗聊侃,亦愜意舒心。適當過過現代城市的夜生活,去夜總會、歌舞廳、卡拉0K,瀟灑一回,對豐富生活內容大有好處,但不宜常往,特別是老人更應慎之,否則亦會傷神害身,樂極而生悲。
4.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