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豬肉,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人們餐桌上經常常見的一種肉類。愛吃豬肉的人一定也愛吃豬肘子,它是整個豬組織中,最鮮美的一部分。但是大家知道肘子是哪個部位嗎?生活中如何挑選豬肘子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肘子是哪個部位
豬肘子是豬大腿和小腿之間的關節部位,豬肘子分為前肘和后肘。前肘,也稱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蹄膀鹵、制湯等。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
后肘,又名后蹄,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適于熬湯比較好。
北方把帶肉多的部位稱為前肘,而腳的地方稱為后肘,因為本來肘是指手臂中部連接上臂與前臂的鉸鍊關節,但是豬腿部份的關節正好在前肘與后肘處,也就是足關節處,故名。
二、如何挑選豬肘子
1.看顏色,察蹄子
正常去毛后的豬肘應該是淡黃色的,所以見到白白凈凈的豬肘,就要提高警惕。不過,藥水浸泡過的豬肘也并非個個都是白色,也有的顏色發紅。
最好的審判標準就是自己的手,各位“戰士們”的手再白,也沒有進入到漂白的行列,所以參考手的皮膚顏色,就可以很好地分清此“白”非彼“白”。
浸泡過的豬肘通常要比沒浸泡過的大,買豬肘時不能一味地撿大的挑。正常的豬肘一個大約八兩到一斤二兩左右,如果太大那肯定不是豬蹄界的“姚明”,而是徹頭徹尾的漂白貨。
當然了,太小的話就不是食品安全的問題,而是吃起來能否解饞。
2.摸一摸,黏不黏
被藥水浸泡過的豬肘摸起來發黏,沒浸泡過的,則沒有這種黏黏的感覺。用手在豬蹄上輕輕按一按,浸泡過的豬肘手感較硬,沒浸泡過的按起來較松軟。
像火堿以及雙氧水這種東西,去油污的能力是很強的,拿這玩意泡豬肘,豬肘上根本就不會有油污,買回來泡水里都不起油沫子。
3.湊近點,聞氣味
浸泡過的豬肘能聞出淡淡的藥水味,有時這股藥水味還會遮蓋住豬肉本身的腥味。沒浸泡過的則聞不出藥味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如何肘子是哪個部位以及如何挑選豬肘子。肘子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肉類了。好多喜歡吃肉的人也非常喜歡吃肘子。但是大家知道如何挑選肘子了嗎?如果在平時生活中買肘子的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來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