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的做法】扁尖燉老鴨-冬季餐桌上的滋補菜
每到冬日,餐桌上一盆大肉菜必不可少,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一年一度的進補季不能馬虎
冬天進補,除了牛羊肉之外,鴨肉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在江南,鴨子是秋冬季必不可少的美饌之一,一些老年人或是體弱的人特別容易上火,鴨肉去燥,此時吃鴨肉不僅滋補也格外適宜
鴨子的做法很多,烤鴨、鹽水鴨、醬鴨耳熟能詳,今天要分享的扁尖燉老鴨是頗具江南特色的一道
扁尖是南方特產,也叫扁尖筍、天目筍干,是以竹的芽或嫩鞭為原料經鹽水煮、炭火烘焙后制成,肉質脆嫩,鮮美爽口素以"清鮮蓋世"、"甲于果蔬"著稱
鴨肉中加入扁尖不僅提鮮,也可以吸收鴨肉中多余的油脂,口感鮮美不油膩,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今天的扁尖燉老鴨不僅滋補還有健康環保和天然的味道
扁尖燉老鴨
材料:
鴨子半只,扁尖1小把,姜1小塊,蒜3瓣,香蔥5根,枸杞少許,色拉油2勺,料酒2勺,禾然有機醇醬油2勺,冰糖1小塊,鹽少許。
做法:
1、 扁尖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1個小時,期間多換幾次水以去除咸味。
2、 將鴨子洗凈后切塊。
3、 放入水中焯燙,撈出后再用清水洗凈浮沫。
4、 泡好的扁尖切去根部較老的部位后,撕開切段備用。
5、 姜蒜切片, 香蔥蔥白部分切段,蔥綠部分切碎。
6、 鍋中倒油先放入蔥白,姜片,蒜片,炒出香味。
7、 放入鴨肉翻炒。
8、 炒至鴨肉微微焦黃。
9、 沿鍋邊淋入2勺料酒 繼續翻炒。
10、加入2勺禾然有機醇醬油和1小塊冰糖。
11、炒至上色后,倒入能蓋住鴨肉的開水,放入扁尖。
12、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1個小時至湯汁漸濃時放入枸杞再燉10分鐘。
13、出鍋前撒香蔥,依口味加適量鹽調味即可出鍋。
TIPS:
1、 扁尖是咸的泡發的時候要多換幾次水以去除咸味,出鍋時先嘗一下依口味調整鹽的用量。
2、 鴨肉一定要先焯燙,最大程度地去除腥味。
3、 鴨肉最好選用瘦一些的,如果沒有可以適量去除過肥的部分。